許庭源

  • 畢業系所:

    中醫學系第16屆(76學年度畢業)

  • 現職:

    臺灣細胞免疫醫學會副理事長

  • 經歷:

    臺灣整合醫學協會理事長
    光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景岳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所專任副教授
    成功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乳酸菌學會常務理事
    過敏免疫醫學會理事
    中國醫藥大學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
    Consultant of Phytoceutica Pharmaceutical Co. & East Wes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LLC

  • 傑出事蹟及貢獻:
    1. 榮獲1993年臺灣小兒科醫學會 研究獎
    2. 榮獲1995年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研究獎
    3. 榮獲1996年臺灣小兒科醫學會 Nestal研究獎
    4. 榮獲1996年王民寧紀念基金會 研究獎
    5. 榮獲1997年臺灣小兒科醫學會 The New Categorical Award研究獎
    6. 榮獲2000年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獎
    7. 1996年發明「呼吸道過敏DNA疫苗基因療法」,論文發表於Nature Medicine,成為臺灣第一人。並於2002年發現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3(LP33),2011年發現最適合東方人服用的抗過敏菌株LP-BRAP-01(益生菌),為臺灣益生菌之父
    8. 擁有多項國際專利,且著書8本:《中西醫結合病例》、《免疫學》、《益生小精靈》、《做月子地圖》、《過敏捕手》、《越喝越美麗》、《尋找沒有傷害的藥》、《Sandy & Mandy的過敏筆記》
  • 獲獎感言:

      欣逢母校中國醫藥大學創立60周年,很榮幸在此別具意義的時刻能獲得傑出校友的殊榮。感謝母校和創辦人陳立夫先生的高瞻遠矚,在60年前就為學子們籌辦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兼容並蓄的學習環境,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排除萬難,實屬不易。有幸在30多年前(1998年畢業於中醫系第16屆)能在此啟蒙我對醫學宏觀與微觀的雙重視野,畢業後在行醫的過程中,能夠在心智上保持多元觀點,融會在照顧病患的準則中。在面對過敏、自體免疫、病毒感染、衰老、癌症等各種難解的慢性病時,我能夠有勇氣的為病患提供更全面的方法來解除病痛,甚至創新突破舊有的窠臼,都要歸功於母校對我的訓練與栽培。

        傳統醫學的經驗總結如陰陽五行平衡的道理,臟腑理論與辯證論治的治療哲學,隨著生物醫學的進步,科技驗證了先人的智慧。在人類基因體解碼後的後基因體時代所標榜的精準醫療和傳統醫學有了更具體的交集。我一直致力於發展中西合璧的新醫學,利用創新科技實踐傳統醫療哲學。例如以基因表現蛋白質晶片來檢測評量寒熱證型;以陰陽平衡的觀點,利用微流體生物晶片技術發展免疫失衡疾病的精準化益生菌療法;利用腸道菌叢次世代基因體定序定義脾胃虛寒與實熱。根據先人上工治未病的教誨發展功能性醫學診斷,如血循腫瘤細胞、自然殺手細胞毒殺能力檢測等,提前干預,防範未然。服膺「扶正祛邪」的大義發展免疫療法。這些方法在臨床上都發揮很好的效用,追本溯源,都緣自於在中國醫藥大學的紮實的學習與啟發。

        除了臨床醫療,生物醫藥產業更不能缺乏中國醫人。要推動新醫學就必須產業化。投身生物醫療產業十多年來,成功推動功能性益生菌產業,深深感受到唯有產業的力量才能帶動新的治療方法。我們不應該只是跟隨美日等醫療先進國家的腳步,更不應該受制於外國藥廠,要發展具有傳統醫學特色的新醫學,發揚光大,使全世界的人都能受惠。